苏南瑾三番四次算计麴崇裕,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由此可见,两人的智谋水平完全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其实,有差距的何止是麴崇裕和苏南瑾?两人带的兵差距也很大!
一,麴崇裕的兵:蛇打七寸,软硬兼施。
第一步,要了解你的对手。
苏南瑾手下的兵士只能啃干粮,连口热汤都喝不上。于是他就故意拎了上好的烤肉送上门。可谓是雪中送炭,投其所好。
果不其然,苏南瑾手下的兵士看着这上好的烤肉,眼睛都直了。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双方刚刚起了冲突,差点打起来,但是此时此刻,麴崇裕的兵满脸堆笑,送来了烤肉,自己总不好刀兵相向。
这就给麴崇裕的兵进行下一步提供了一个契机。
第二步,吃人嘴短,拿人手软。醉翁之意不在酒。
你既吃了我的烤肉,便得陪我聊天。
麴崇裕的兵跟苏南瑾的兵随口唠嗑,状似不经意(实则故意),把话题扯到了“苏将军的亲兵”之上:
先聊府兵的口音
——聊到他们所属的驻地
——聊到“你们不是苏将军的亲兵吧?”
——聊到"苏将军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亲兵?而用你们这些外来的兵?“
——因为苏将军的六百亲兵全都被杀了!
——为什么被杀?因为他们全都扮作马贼了。
——为什么苏将军的亲兵扮作了马贼?很明显,苏将军指示他们偷盗军粮!
由此,话题就从“苏南瑾府兵的口音”聊到了“苏南瑾父子指示自己的亲兵偷盗军粮”。
这状似不经意的闲聊,实则是目的、有计划、渐进式的引导。
第三步,在裂缝上加上重重一锤!
经过前两个步骤的引导,苏南瑾从外地临时借调的府兵早已在心里对苏南瑾产生了嫌隙。
麴崇裕的兵趁热打铁,又补上了最后致命的一刀:其实苏将军的那六百亲兵没有被全部斩杀,而是留了几个活口。且人证此刻已到长安。
言下之意,就是说:人证此刻已经快见到皇上了。苏南瑾父子的罪行很快就会上达天听,满门抄斩之日已经不远了。聪明的,趁早与苏南瑾父子划清界限。千万不要同流合污、助纣为虐、自取灭亡!
如果说第一步是“利诱”,那么第三步就是“威逼”。
软硬兼施,双管齐下。
麴崇裕的兵只是简单地送了一顿烤肉,闲聊了几句,就轻而易举地瓦解了苏南瑾和府兵之间的信任。真可谓是“强将手下无弱兵”了!麴崇裕的兵,跟他一样,都是人精!
二,再看苏南瑾的兵:故伎重施,空画大饼。
首先,苏南瑾派出的可是自己最得力的幕僚——狗头军师王参军。
比麴崇裕那边派出的小兵级别可高多了!
有种《唐伯虎点秋香》里面,太师手下第一才子对华府一伴读小书童的感觉。
但是这水平却差远了!
他的任务其实很简单:游说张参军帮苏南瑾写下伪证,诬告裴行俭和麴崇裕。
为什么说他的任务很简单?因为:
1、张参军的妹妹嫁给了苏南瑾做平妻,张参军其实就是苏南瑾的大舅哥。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自家人没理由不帮自家人。
2、之前筹备军粮之事,张参军背叛了麴家,已经得罪了麴崇裕。他只能抱苏南瑾一个人的大腿,别无选择。
3、之前筹备军粮之事,张参军连累西州各大家族损失惨重,已经得罪了整个西州贵族。如果苏南瑾不力挺他,他在西州根本无法立足。
综上,有此三个前提在,苏南瑾的狗头军师可以说直接走个过程即可,压根就不必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轻松拿到张参军写的伪证才对。
然而,却并没有!反而被张参军借故推脱了。
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呢?
我们来看一下他是如何做的:
第一步,画大饼:等到苏南瑾赢了,会许诺张参军xxxx好处。
但事实是:上一次他也是这样画大饼的,结果张参军非但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反而得到了:
1、得罪了麴家,被麴都护故意找茬撤职,并挨打,至今伤都还没痊愈。
2、连累西州所有贵族做了亏本买卖,损失惨重,得罪了整个西州贵州。
3、张参军嫁了个妹妹出去,既没能升官,也没能发财,赔了妹妹又折兵。
同样的招数再用第二遍,傻子也有警惕性了吧?
更何况,张参军虽然傻,但是至少比傻子精明吧?
第二步,没有任何铺垫,直接开门见山提出让张参军帮忙写伪证,还美其名曰:“甚是容易”。
这里,狗头军师犯了一个原则性错误,低估了人性!
他第一步“故伎重施、空画大饼”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惊吓到张参军了。结果他却完全没有理会张参军的感受,直接让他给苏南瑾当枪使,所以彻底把张参军给吓跑了。
张参军不是一个应届毕业生,不是一个初入官场的毛头小子!他是西周贵族张家的家主,混迹官场多年,一直跟在麴崇裕父子这对儿人精跟前做事。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了。
他见证了高昌王国的覆灭;见证了麴崇裕是如何在长安苟且偷生,如何艰难辗转才回到西州;见证了西州一二三代长史的手段;见证了麴崇裕是如何算计裴行俭,裴行俭又是如何跟苏南瑾斗智斗勇。
张参军这样一个人,虽然昏聩,但是见识绝对不少。
所以,狗头军师提出的“你写下当日的经过,签字画押,交给我”,张参军不用脑子想,也知道——这不就是拿自己当枪使,让自己帮忙做伪证吗?
这伪证,苏南瑾父子可是要呈给皇上的!
无论能不能扳倒裴行俭和麴崇裕,在皇上眼中,张参加已经属于拔尖冒头要对付裴行俭的人了。圣心如何无法揣测。
他一个低调的在西州混吃等死、逍遥自在的贵族世家子弟,为何要去搅和宫斗的浑水?
这么严重的事情,狗头军师却轻飘飘一句“甚是容易”?!
这是在侮辱张参军的智商!根本不把他当人看!
所以,那一刻,张参军终于清醒了。
狗头军师对他的蔑视+张敏娘的暗中送信,让他彻底看清了苏南瑾的为人和局势。
(张敏娘暗中送信,详见另一个分析贴)
张参军这句“多谢王参军如实相告”有两重意思:
一,客套话,不当面撕破脸。你装,我也装。
二,谢谢你这番狂妄之言惊醒了我。
综上就是,苏南瑾的这位狗头军师,该威逼的时候没有威逼,该利诱的时候也没有利诱。没计划,没步骤,不懂得循序渐进。谈判失败,是必然的。
正确的做法是:
1、先关心张参军的伤。多送补品和黄金。——煽风点火,激起张参加对麴崇裕父子的仇恨值。(利诱)
2、再关心张敏娘的伤。——先解释一下为何苏南瑾暂时无法替张敏娘报仇,安抚一下张家兄妹的情绪。再提一下,琉璃今日敢打张敏娘,明日裴行俭就敢杀你。(威逼)
3、提一下张参军与苏南瑾的郎舅关系——你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威逼)
4、拿出实质性的大饼——让苏南瑾的父亲给写个官位任免书也好,给个兵符什么的也好,反正不能空画大饼。甚至可以许诺:扳倒了麴崇裕,苏将军保举你做西州都护。(利诱)
5、铺垫够了,再委婉提出需要张参加做伪证。
综上,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以苏南瑾父子俩的谋略和心胸,不可能养出厉害的兵。
这兵与兵,将与将,压根就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失败是必然的!
#百度秋冬打卡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