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四叶参 > 四叶参功效 > 正文 > 正文

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中国人,却开创了世上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7/14 12:44:36
婴儿白癜风怎么治 http://m.39.net/pf/a_6079778.html

她只有小学文化,无官无名,

仅凭一己之力,

就开创了世界上最宏大的济世工程,

她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全世界,

亿万民众受她恩惠,

她被称为中国“当代圣人”,

更成为世界人民心中的“英雄”。

一次次创造奇迹的她,

如今“富可敌国”,

拥有跨越世界五大洲的庞大力量,

可她却一直都过着苦行僧的生活。

她,就是证严法师。

年5月14日,

她出生在中国台湾省台中县清水镇,

原名王锦云,因叔父无子,

自幼过继叔父为长女,

就称呼叔婶为父母,也随着迁居丰原。

她十分孝顺,

叔父常年在外经营商业,

她就替母亲分担家务,

母慈子孝,一家人其乐融融,

可好景不长,

战争破坏了原本幸福美好的生活。

年底,

美军开始轰炸日本统治下的台湾,

一天夜里又遭轰炸,

满大街都是慌乱的人群,

她和母亲失散,跑入不同的防空洞,

灾难过后重逢,她抱紧母亲大哭:

“妈,我以为今生今世再见不到你了!”

小小年纪,她就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

城市断壁残垣,面目全非,

街头满是尸体,血流成河,

战争带来的痛苦,

令懵懂的她茫然而悲伤,

而不幸,很快降临在她家。

15岁时,母亲因胃穿孔开刀,

可那时医疗条件差,

开刀无疑是与死神作斗争,

她十分忧心,跑去向佛祖祈愿:

“我愿减少自己十二年寿命、

终生茹素,换母亲多福多寿。”

也许是孝心感天,

母亲的病竟不用开刀,

只服药就奇迹般痊愈了,

她欣喜若狂,从此终身吃斋,

这件事被地方传为至孝美谈。

只是天有不测风云,

23岁时,她的父亲因脑中风突然去世,

无尽哀痛之余,她来到慈云寺参拜,

主持一番话让她顿悟生死:

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

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从此,她深切体会到世事无常,

萌生出出家之意。

两年后,25岁的她自行落发,

被佛学大师印顺长老收为弟子,

法名“证严”,法号“慧璋”。

最初学佛,她修的是小乘佛法,

一幅“西方三圣相”,一套《法华经》,

就是她修行的全部。

而与那些接受供养的僧尼不同的是,

她坚持:

“一不受供养、二不做法会,三不化缘”,

全凭自力更生,

白日顶笠披蓑种些瓜果,

或挖野菜度日。

她本想就这样与青灯古佛相伴一生,

可未曾料想,之后的两件事,

彻底改变她的学佛之路。

年3月,一位信徒因胃出血住院,

她徒步远行去探望,在医院门口,

她看到地上有一大摊血,

多方打听下,才有人说:

“丰滨一个山村孕妇小产了,

家人抬着走了8小时山路,

医院,

但因为交不起元医疗保证金,

所以无法开刀,

又只好将那妇人抬回去,

只怕救不回来了。”

当时台湾医疗制度是先交保证金,

医院。

她顿时痛心不已,悲叹道:

贫由病起,病因贫生。

回到寺中后,这件事一直萦绕不去,

她渐渐萌发出救贫之心,

而不久后的又一件事,

更激发了她强烈的济世决心。

一天,三位天主教修女,

来到她简陋的净舍传教,

临走前突然问:

“天主的博爱是为全人类,

我们在社会上建教堂、盖医院、

办养老院,你们佛教有吗?”

这个直接而尖锐的问题,

犹如醍醐灌顶,令她猛然大悟:

小乘佛法只能独善其身,

唯有积极入世,济贫救难,

集合众人善心之力量,

才能真正的实现“为佛教,为众生”!

从此她走上了一条,

“不为己,只为天下”的济世之路。

年3月24日,

她团结5位弟子和30位信徒,

正式成立慈善团体:慈济功德会。

而这次的千里之行仅仅始于5毛钱。

为筹措善款,

她规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除了种花生、手工制作毛衣、

缝制饲料袋等维持日常开销外,

她带领5个弟子每人每天,

各加工一双价值4元的婴儿鞋,

一天24元,一月积攒元。

她还从寺后竹林中锯下30个竹筒,

发给30个信徒,

要求她们每天投5毛钱到竹筒里,

这样每月就可省下15元,

有些信徒很困惑:

“为什么要每天攒5毛钱?

一月一次缴20元不是更简单吗?”

她说道:“一个月缴一次钱,

一个月才发一次善念。

每天存5毛钱,钱虽微薄,

可贵的却是,

日日都存有一颗救人爱人的心。”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唯有实践行善,才能引导众生前行。

就这样,29岁的她引导慈济功德会,

开始了“5毛钱竹筒岁月”,

而“5毛钱也可以救人”的说法不胫而走,

参与的人开始愈来愈多。

一桩艰辛、伟大的济世工程,

就这样默默展开,更写下了,

中国当代最辉煌的慈善事业的篇章!

她将募集来的钱全部用来帮助穷人,

走进一户户贫苦人家,

为孤苦无依的老太请看护,

为贫病缠身的妇人请大夫,

还为他们修葺房屋......

而随着对穷苦人民的了解,

她发现穷人一旦染上疾病,

对于家庭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

这让她深感:贫病相依、因病而贫,

要想防贫,就必须先止病。

于是年,

她开始在慈济会增设义诊所,

邀请医师,在全台湾巡回施药,

之后整整6年,她救死扶伤,

救回了数不清的性命。

可她自己却在年查出罹患心绞痛,

随时都可能有猝死的危险。

得知这个诊断结果后,

她第一个念头就是:

现在的慈济会仅靠善心援助,

根本无法长期发展,我若离世,

慈济要如何延续?

那些贫苦的病人该怎么办?

在如此特殊情况下,

她果断做出决定“出世救人”,

用“仁”去改变世界上贫苦人的生活,

她以“慈悲之光源于心,

提灯照亮娑婆路”的宏愿,

决意办一所“医院”,

既可以救助众生,

又可以凝聚与延续更多善心。

医院毕竟与普通救济不同,

她面对的困难数不胜数,

首先是建院所需金额高达8亿台币,

再来就是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

“医院?不自量力。”

还有慈济会成员的反对:

“一堆女人,8个亿,这完全不可能完成,

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可面对重重困难,她毅然决然,

开始了这项难于登天的筹款计划。

她说:

“修行不是在山巅冥想,不是闭门反省,

而是入世救济,与尘世接触,

这是一场以人与人之间为道场的修行。”

之后她辗转台湾全岛,拜访达官贵人,

反复登门请求他们大发善心,

从日本回来的一位黄姓建筑师被她所感动,

提出免费为慈济设计,

他还带来一个更好的消息:

有个日本人,

要捐医院,

两亿美金,相当于当时台币八十亿,

大家都拍手叫好,

只有她沉默了一会说:“我不能接受。”

大家十分不解,而她郑重地说:

“医院是为了救助自己的同胞,

这是我们分内的责任,

难道还要日本人来帮我们做吗?”

她瘦削的肩头上,

有着气魄非凡的入世担当,

和不卑不亢的嶙峋风骨,

这份中国人的骨气,也折服了所有人,

于是整个台湾都行动起来,

上至豪门巨富,下至贩夫走卒,

无不尽心竭力支持她这项壮举。

之后许多社会人士纷纷捐出物品,

甚至传家宝;

一位苦工卖身雇主预支一年工资,

然后把那些钱原封不动拿到她面前;

有些妇女只是清洁工、洗碗工,

可她们愿意把工资全部捐出,

她们说:每挥动一次扫帚,

医院多出了一片瓦,

每洗一个碗,

医院赚进了一块砖。

医院的事,

甚至还惊动了台湾高层,

年,蒋经国来拜访她,

了解了慈济的事业后连连称赞说:

“我走遍大江南北,

没见过一个寺庙那么小,

做的慈善事业却是那么大的,

也从没见过一个这样瘦弱的女子,

却能为国家做那么多的事。”

后来在蒋经国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yecan.com/sysgx/463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四叶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