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四叶参 > 四叶参功效 > 正文 > 正文

中考押题中考地理新情境新材料试题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2 16:14:20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http://m.39.net/pf/a_4505346.html

年中考地理新情境新材料时事·押题试卷

时事一

当地时间年1月28日8点40分,青岛梦想号帆船跨越了南非的好望角。

船长徐京坤和妻子于年6月从土耳其正式起航,穿过地中海、大西洋、加勒比海、经巴拿马运河,跨越太平洋,青岛梦想号于年12月6日,回到祖国怀抱。

短暂停留后,青岛梦想号年1月23日继续从中国海南出发,已经经过了越南、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进入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后,将回到加纳利群岛。全程3.4万海里,途径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链接题组一

承载着青岛梦、中国梦、海洋梦、环球梦的中国“青岛梦想号”双体帆船,年6月从土耳西部正式起航出发,借助风力前进。途经4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行约3.4万海里,历时近三年时间,预计年初抵达终点加纳利群岛,完成环球航行,开创中国航海史上双体帆船环球航行纪录。读“青岛梦想号环球航行路线图”,完成1~2题。

1.帆船起航时,出发地D

A.高温多雨B.昼短夜长C.温和湿润D.昼长夜短

2.整个航程B

A.穿过了四个大洋B.跨越热带和南北温带

C.经过了七个大洲D.到达过中高纬度地区

答案:DB

时事二——东非蝗灾

年开年,一场大范围的蝗灾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2月14日,蝗虫群已经到达印度和巴基斯坦。蝗虫喜暖耐旱,虫卵可能会在3~4月间孵化,向北迁飞并广泛繁殖。印度官方预计到6月,印度西部地区可能出现规模更大的蝗灾。印度蝗灾防控部门已着手防控准备,并计划使用直升机和无人机灭蝗。图为“蝗虫迁移路线图”。

链接题组二

读“蝗虫迁移路线图”,完成5~8题。

3.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自然

灾害是

A.地震B.旱灾

C.洪涝D.赤潮

4.由蝗群迁飞预测图分析,影响蝗群3~7月向北迁飞的原因是A

A.风向影响B.气温升高

C.人类干预D.降水减少

5.专家预测,蝗群难以由印度进入我国,最可能是途中B

A.森林茂密B.高山阻隔

C.距离遥远D.气候湿润

6.下列防治蝗虫的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完善蝗虫检测、预报机制

B.飞机喷洒化学药剂

C.投放天敌帮助灭蝗

D.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环境

答案:BABB

7.完成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东非沙漠蝗灾

探究资料

资料一年底至年初,起源于非洲东部的沙漠蝗灾爆发,此次蝗灾对农作物的破坏力是东非地区25年之最。此次灾情在非洲持续恶化,并进一步蔓延至其他区域。年2月18日,蝗群到达了巴基斯坦和印度,距中国可以说仅一步之遥。下面是蝗虫大军飞行路线示意图。

资料二沙漠蝗虫是一种栖息在沙漠中的短角蝗虫,它们喜欢干燥和阳光充足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干旱是蝗灾产生的原因之一。当然,由于气候相对干旱以及食物缺乏,蝗虫卵也很难大量孵化,但是当一些气候条件发生异常改变,就有可能导致蝗虫大量繁殖,从而形成蝗灾。

资料三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资料,一个普通大小的蝗群有多达万只蝗虫,每天可移动千米,在蝗虫季内可以吞噬掉足够养活万人一天的食物。此次蝗灾,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肯尼亚、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的粮食安全。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已宣布农业生产完全停滞。

探究思考

(1)蝗灾发源地在东非的原因:东非大部分地区属于气候,此次蝗灾发生时,东非正处于季。由于气候异常,去年10~12月期间非洲东部干旱地区降水量异常增加,食物比较充沛,从而导致蝗虫的大量繁殖和孵化,形成蝗虫灾害。

(2)沙漠飞蝗迁飞路线:沙漠飞蝗起源于东非,飞跃红海,经过亚、到达亚的巴基斯坦和印度。

(3)根据资料三并结合生活实际,说出沙漠飞蝗的危害。

(4)从地形的角度来看,沙漠飞蝗抵达我国的可能性大吗?并说明理由。

答案:(1)热带沙漠旱(2)西南(3)沙漠飞蝗数量多、繁殖快,能在短时间内吞噬大量的农作物,导致粮食产量大大下降,带来粮食安全问题(4)不大沙漠飞蝗穿越我国需穿过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该区域该拔高、气温低,不适合沙漠飞蝗生存

时事三——迪拜世博会

迪拜世博会以“沟通思想,创造未来”为主题,原定于年10月20日至年4月10日在阿联酋的迪拜(如图所示)举行,其目标之一是可再生能源使用量至少占展馆能源使用总量的一半。

但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际展览局将正式宣布迪拜世博会推迟到年10月1日至年3月31日举行。

链接题组三

读图文资料,完成8~10题。

8.迪拜世博会原来定在10月20日至次年4月10日举行,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

A.中西方假日多,方便出行B.温度适宜,气候凉爽

C.白昼时间较长,利于观光D.降水较多,空气湿润

9.迪拜世博会展馆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最主要是

A.石油B.风能C.太阳能D.潮汐能

10.迪拜世博会对迪拜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转变城市职能B.加快城市产业升级

C.增加城市核心D.提升城市竞争实力

答案:BCD

时事四——澳洲大火

参考消息网年1月19日报道,澳大利亚当地时间1月18日,雨水浇灭了东部大部分地区长期燃烧的森林大火,但这也给一些地区带来了洪水的新威胁。据法新社1月18日报道,在澳大利亚南部以及东南部地区,森林大火仍在肆虐。年9月6日的第一场林火,一路烧进年,过火面积超千万公顷,波及数亿动物,重创澳大利亚经济。近日,澳大利亚终于求雨成功,迎来的却是“百年一遇”的大暴雨,澳东部大部分地区受到洪灾威胁,澳南部以及东南部地区,森林大火仍在肆虐。森林火灾、洪水、雷暴、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令澳大利亚陷入“水深火热”中。

链接题组四

左图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右图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读左图,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

A.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

B.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C.30°S大陆东西沿岸火灾易发季节相同

D.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南部沿岸

12.右图中,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降水较少,气温在20℃以上

C.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D.风力较大,气温在28℃左右

时事五——亚马孙雨林火灾

当地时间年8月21日,亚马逊雨林大火已持续燃烧超10天。“地球之肺”正面临不能承受之重,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发出警告,这场大火已导致全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明显飙升。

链接题组五

下图黑色部分是热带雨林的主要分布区。据此完成13~15题。

13.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的这场大火,可能导致当地在近期

①土壤肥力增加②河流含沙量增大

③地表径流减少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③

14.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大面积的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大片的热带雨林可以减弱风速

C.植被蒸腾可以增加大气湿度,调节局部气候

D.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抵御风沙

15.热带雨林火灾,会引起局地甚至全球环境的变化,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浓烟增加,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大幅降低

B.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显著增加,从而使降水量增加,大气湿度增大

D.大火燃烧会迅速补充土壤肥力,从而有利于生物多样性

答案:AAB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马孙热带雨林占世界热带雨林总面积的一半。这片雨林横跨8个国家,其中60%位于巴西境内。巴西环境部数据显示,年8月至年7月,巴西境内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减少了平方千米,为过去10年里最严重的砍伐。年8月,亚马孙热带雨林发生特大火灾,火灾持续了近一个月,烧毁森林面积约平方千米。

材料二为了加快对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的亚马孙河流域的大规模开发,巴西政府建成了全长达多千米的亚马孙横贯公路。

材料三亚马孙河流域及气候图(如图)。

(1)亚马孙热带雨林位于巴西的部,亚马孙横贯公路自西向东一直延伸至洋沿岸。

(2)分析亚马孙地区长期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

(3)简述材料中的山火给巴西带来的不利影响。

(4)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大火,使国际社会再次聚焦如何保护森林这个国际难题。从长远和全球利益出发应怎样对亚马孙热带雨林做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答案:(1)北;大西;(2)气候湿热;交通不便;(3)森林面积减少;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4)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17.人类活动对气候有一定影响,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如图

图一地球出汗图二无助的北极熊

资料二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世界范围内认为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所造成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根源.国际能源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2)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三,说说全球变暖的危害有哪些?

(4)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能做些什么?

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2)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3)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雪消融,海平面上升,既危害自然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4)提倡“低碳”生活,少用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有效提高空气质量;同时利用新能源对于节约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

时事六——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尼泊尔

习近平主席对尼泊尔展开了一次历史性访问,最重要的成果是把10年前建立的“中尼世代友好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会见尼泊尔总理奥利时,讲到了这一新关系的16字原则:平等相待、和睦相处、世代友好、全面合作。“合作”成为习近平此访最重要的关键词和最大的亮点。

链接题组六

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开始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读“尼泊尔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尼泊尔

A.领土的东西跨度小,南北跨度大B.北部边境是喜马拉雅山脉

C.国内以水路和航空运输为主D.境内地壳稳定,地质灾害少

19.尼泊尔的主要城镇分布在

①山脉北坡②河谷地带③雪山附近④公路沿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BD

20.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尼泊尔进行了国事访问。双方同意构建全方位合作格局,重点加强贸易投资、灾后重建、能源、旅游四大领域合作。尼泊尔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04%。首都加德满都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海拔高度米。

(1)尼泊尔以(地形)为主,地势。加德满都的气候特征是。

(2)分析该国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3)尼泊尔自然灾害多发。列举一种该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成因。

答案:(1)山地北高南低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季节变化大

(2)有利条件:①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②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不利条件:①(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②技术力量缺乏。

(3)地震,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活动剧烈。

滑坡、泥石流:地震多发,地处山区地形坡度大,夏季降水集中,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

洪涝:地处夏季风迎风坡,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大,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

干旱:当地为季风气候,降水年变率大。

时事七——世界多地发生地震

年12月30日在伊朗南部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塔阿尔火山在年1月12日开始持续喷发,警戒级别一度高达4级。目前,该火山警戒级别虽已降至2级,但仍处于活跃状态。受塔阿尔火山喷发影响,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27日宣布卡拉巴松地区进入灾难状态,以保障塔阿尔火山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年3月25日,在千岛群岛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

链接题组七

读图,完成21~22题。

21.伊朗发生地震的地点处于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B.亚欧板块内部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2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板块构造理论的是

A.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是整体一块

B.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C.板块交界的地带多火山、地震

D.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或碰撞

年3月25日,在千岛群岛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千岛群岛是鄂霍茨克海与太平洋的天然界线,海岸线全长km,由56个岛屿组成。群岛上火山众多,地形崎岖,其中活火山有30多座,岛孤一侧是深度达10km的海沟。下图示意千岛群岛地理位置。读图,完成23~25题。

23.千岛群岛位于

A.北温带、中纬度地区??

B.北半球、西半球

C.高纬度地区、东半球?

D.北温带、高纬度地区

24.据材料推测千岛群岛

A.位于板块内部B.地壳比较稳定

C.位于板块交界处D.地震发生频率小

25.与哈尔滨相比,千岛群岛的气候特点是

A.夏季气温更高B.冬季气温更低

C.年降水量更少D.海洋性更强

答案:DAACD

时事八——南极洲温度上升

国家地理中文网报道:年2月,近几十年来经历了显著变暖,不断出现新高温记录的南极洲温度首次超过了20℃!然而,更令人感到可怕的是,随着大气中碳含量不断飙升,地球气候持续变暖,任何新的记录可能都不会持续太久。南极下一次高温新纪录,或许会来得更快。科学家预计不久南极半岛将再次升温。这对南极的冰来说将会是坏消息。西南极洲海湾的冰川正岌岌可危,它们将重绘地球的海岸线。

(年9月14日,哥白尼哨兵2号卫星拍下的画面:派恩岛冰川出现两道裂缝。)

链接题组八

科学家预测,目前覆盖北冰洋的大部分海冰,在本世纪后期将消减到仅剩下格陵兰和加拿大以北地区,成为北极熊和其他极地动物奋力求生的避难所。根据图文资料,完成26~27题。

26.下列哪些行为会加剧北冰洋海冰的消减

A.巴西政府加大对亚马孙森林的保护力度

B.人类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C.加大对海底石油的开发和利用

D.政府加征碳排放量大的企业的税收

27.北冰洋大部分海冰的消减会导致

①沿海低地被淹没②北极野生动物物种濒临灭绝

③北极地区的捕捞产业受到遏制④北极地区的油气开发等事业得到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CB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yecan.com/sysgx/4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四叶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