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全球形势和世界格局主要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长期进入中低速增长轨道,短期内难有起色,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疲弱状态。国际政治中大国竞争态势仍将持续。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竞争不会因贸易协定的签订而缓和,美俄关系将继续保持下行趋势。《中导条约》失效对美俄关系乃至世界安全的负面影响是持久和根本性的,美俄战略不信任状态将愈发难以逆转。美俄关系的恶化,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剧全球政治格局的割裂和重组。中俄战略合作将更加稳固。国际合作方面,全球治理难以取得进展,但区域合作可能有新的突破,RCEP在年签署的可能性较大,“一带一路”倡议将继续成为国际合作的亮点。总体来看,全球形势和世界格局将表现出八大趋势。01丨全球经济进入超低利率时代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零利率政策,有些国家甚至采取负利率政策。金融危机已经过去十余年,然而大部分发达国家仍走不出超低利率政策。低利率政策的初衷是提升就业和经济活力,其实施也一直伴随着争议。普遍的担心是低利率政策对于提升经济活力的效力有限,以及低利率会诱发新的金融危机。货币当局采取低利率政策,直观的原因是经济面临通货紧缩压力、失业率高企、经济面临需求不足。降低利率政策可以通过几个渠道刺激总需求,避免经济过度萧条:降低融资成本,刺激企业投资需求,以及居民的住房和消费信贷需求;提升资产价格,通过财富效应刺激投资和消费;货币贬值,刺激外部需求上升。但是,低利率不足以应对需求不足。需求不足的背后有众多结构性的深层次原因,绝非降低利率能全部化解。在对未来预期不看好的环境下,无论融资成本如何下降,企业始终缺乏新增投资动力。美国在量化宽松政策期间,市场融资利率非常低,市场流动性充裕,企业盈利有改善,但是企业并不把资金用于新增投资而是大量回购公司股票。可见仅凭降低利率不足以克服需求不足问题。尽管低利率不足以化解需求不足问题,但低利率对于改善需求还是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帮助。美国在金融危机以后的货币宽松政策最为彻底,创新使用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手段保持金融市场正常运行和刺激总需求。02丨全球治理中利益博弈日趋激烈
二战后形成的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难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变化。联合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上的能力减弱,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G7、G20等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的作用也明显减弱,世界卫生组织在防止传染病传播和阻止个别国家利用卫生事件进行人员和贸易限制的能力方面有待提高。特朗普政府退出《巴黎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退出伊核协议与《中导条约》,扬言退出世界贸易组织和猛烈抨击北约甚至联合国,美国似乎在抛弃自己苦心孤诣建立起来的战后国际秩序。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进入一个瓦解与重建期。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迫在眉睫,但是难以取得有效进展。这一方面是因为国际力量格局更加均衡,更加难以达成一致认同或者多数认同的治理方案。另一方面是特朗普政府实行“美国优先”政策,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