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四叶参 > 四叶参功效 > 正文 > 正文

退群机遇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24 0:49:32

CHINA!

这是29日晚上9点特朗普发表的推特,内容也十分简单,

只有一个单词,“中国”。

对于一向习惯“推特治国”的特朗普来说,推特风向已经成为他政治行动中重要的前兆。

果不其然,隔天早上(美国时间29日晚),特朗普召开白宫记者会。

核心议题有两个

美国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将取消对于香港的特殊待遇很明显,这两条内容都直指中国。今天我想先谈谈第一点,为什么美国要退出世卫组织,以及退出后能给自身带来什么益处。▼早在本月18日早些时候,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WHA)首次以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据BusinessInsider网称,当天晚些时候在被问及为何未出席大会时,特朗普表达了对世卫组织的不满,并指责说:“他们是中国的傀儡,说好听一点,他们以中国为中心。”他还称,世卫组织“给了我们大量非常坏的建议、糟糕的建议”,他们“总是站在中国一边”。特朗普5月18日曾致信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威胁若世卫组织不致力于在未来30天内作出“实质性改进”,美方将终止向世卫组织缴纳会费并重新考虑是否留在该组织内。而在昨天的白宫记者会上,即便是在病毒来源尚未查明,国际共同抗击疫情的大环境下,特朗普仍在发布会中使用“武汉病毒”这一说法。并宣布由于世卫组织“拒绝执行美方所要求的改革”,美国将终止与世卫组织的关系。▼自特朗普年上任以来,美国在逆全球化的道路上一意孤行,渐行渐远。在移民政策上,众所周知,美国一直以“民族大熔炉”著称,其移民政策在世界上相当宽松。但自特朗普就任总统以来,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年初,特朗普刚上任后就签署了移民禁令,禁止伊拉克、伊朗、索马里、苏丹、利比亚、叙利亚和也门七个穆斯林国家的移民进入美国。与此同时,美国不仅在移民最大入境地——美墨边境开始修建高墙和加强边境巡逻来阻止移民涌入美国,而且还对墨西哥、洪都拉斯、厄瓜多尔等主要的非法移民来源国施压,甚至还利用关税手段来威胁墨西哥,以迫使其加强移民管控力度。年7月,美国开始在国内采取行动抓捕非法移民并强制遣返。在经贸问题上,美国采取的逆全球化措施更为激烈。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否决原有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要求重新谈判;绕开世界贸易组织对多个国家的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并以此为筹码要求有关国家与美国重新谈判贸易协议。年,美国对来自欧盟的钢铁和铝开征25%的关税,随后对亿中国商品加征25%的关税,再接着又对墨西哥、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的商品提高关税税率。年,美国不仅将中国商品的加征关税规模扩大到了2亿美元,而且还取消了印度的普惠制贸易地位。同时,美国还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外国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设置各种市场禁令和出口限制,企图与中国经济“脱钩”。不仅如此,特朗普政府还通过减税、去管制乃至直接喊话施压等手段要求海外企业回归美国本土。在国际合作方面,特朗普政府拖欠联合国会费11.65亿美元,拖欠维和摊款13.32亿美元,是最大的欠费国;并且还先后退出了诸如《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中导条约》等国际组织和协议。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在设置壁垒,逆全球化的道路上好像并没有敌友之分,一切都是出于所谓的“国家利益”。▼为了解释逆全球化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构筑这样一种框架。现代国家都存在着国家与社会的分野。一方面,社会为国家提供支持和反馈;另一方面,国家在受到社会制约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故而,全球化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可以从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来判断。在美欧发达国家,由于存在一个发育成熟的强大社会,即“民主制度”;而“民主制度”又为公众提供了影响国家的多重途径,因此相对于国家层面来说,社会更具主导性作用。当社会受到全球化负面影响严重冲击的时候,公众对全球化的态度就会通过“民主制度”表达出来,从而可以影响乃至决定国家的政策。简单地说,一国参与全球化的收益大于成本时,它就会支持全球化;而当成本大于收益时,它就会反对全球化。各国由于相互间在实力上存在差异,以及其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也不同,因而全球化给它们带来的收益也不均衡。经过长期积累之后,这种全球化收益上的不均衡影响和后果就会越发明显起来。自年中国加入WTO以来,全球化为发达地区产业跨国转移提供了便利条件和环境。以产业结构为例,美国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从年的16.1%降为年的11.2%,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相比于年减少了多万,就业比重从年的13%下降到年的不足9%。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带来了严重的贸易失衡。例如,美国与几乎全部主要贸易伙伴——特别是中国、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都处于赤字状态。根据美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仅年美国就与上述四个主要贸易伙伴的逆差额分别高达亿美元、亿美元、美元和亿美元。实际上,自年开始出现贸易赤字以来,美国的逆差总额不断扩大并长期保持最大贸易赤字国的地位,仅年货物贸易赤字就高达亿美元,即使服务贸易有亿美元的顺差,总贸易逆差仍高达亿美元显而易见,在近些年来,从产业和贸易角度看,美国是全球化的相对受损者。特朗普以提高关税为手段,对中国、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施压,过减税等措施号召海外企业回归美国本土,也正是针对长期的产业流失和巨额贸易逆差做出的一种应激性反应。此外,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对缓慢,部分新兴国家在某些领域里还成为了他们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年的31.7%下降到了年的23.9%,同期欧盟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从27%下降到了21.9%,而同期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从4%迅速上升到了15.9%.过去,先进技术主要被美欧等发达国家所垄断;现在,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合资、并购、购买专利、自主研发和创新等手段,在某些领域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甚至居于领先地位。中国在年超越德国成为了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在年超越德国,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贸出口国。这一切表明都表明,虽然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实力上依然强大,尤其是在特定领域里依然领先世界,但其整体经济实力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已经出现了相对衰落的迹象。既然在全球化问题上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政治家们在国内民粹主义力量的压力下必然会采取措施,改变这种不利状态。更重要的是,相对衰落的美欧发达国家也已无力继续维持原有模式的全球化了。国家支持全球化原本是为了利用世界市场和资源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但全球化长期扩张的结果反而让本国的利益特别是经济利益受损,那么该国必然会采取逆全球化的政策和措施来止损。其结果是,例如美国如此的发达国家自然无积极性来继续推动全球化进程。同时,全球化带来的国际责任不均衡现象,进一步催生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不满情绪推动全球化进程离不开庞大的财力和人力所支持的国际公共产品。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承担着提供大部分国际公共产品的责任。但是,随着它们的相对实力出现下降趋势,其履行国际责任的能力相对削弱。此时,国际责任的不均衡性在全球范围内开始表现得更加明显起来,因而加剧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全球化的不满。以北约为例,美国军费开支长期占据北约总防务支出的70%左右,庞大的北约防务开支因而成为了美国财政的一项沉重负担。而作为北约成员国主体的大多数欧盟国家,甚至防务开支都没有达到本国GDP的2%这一条约要求。(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德国,防务支出只达到GDP的1.24%)▼再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美国要退出世卫组织,以及退出后能给自身带来什么益处?根本原因是:国家主义的回归,民族主义的复兴。年特朗普当选,被西方主流媒体称为“民粹主义的卷土重来”,也被视作逆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年3月,知名投资机构桥水基金称其创建的衡量全球冲突的指标——发达国家民粹主义指数,处于二战以来最高点。国内矛盾是美欧等发达地区发生逆全球化现象的主要动因,而这种矛盾是由内部的贫富差距与外部的排异情绪共同构成的。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群体参与全球化的能力是不同的。通常,精英群体收益颇丰,而中下层民众受损严重。企业为应对激烈竞争的全球市场而进行外包,以达到尽可能提高效率和增加利润的目的,其结果是造成了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失去了工作。跨国企业通过全球配置产业链降低成本,从而获得比本土企业更高更多的利润;跨国企业的从业者的收入也自然高于本土企业从业者。根据《21世纪资本论》一书作者托马斯·皮凯蒂(ThomasPiketty)等人的研究成果,在–年间,美国成年人的人均国民收入虽增长了61%,但处在社会底层的50%人群的平均税前收入在剔除通货膨胀后仍停滞在人均美元左右的水平上;相比之下,收入最高的10%的人群平均收入增长率则上升到了%,最富的1%的人群平均收入增长率上升到了%,而最富有的0.%人群平均收入增长率上升到了%中下层利益因全球化而长期受损,最终形成了普遍的反全球化的排异情绪。并且受损越严重的地区,其反全球化的倾向愈加明显和激烈。从伊核协议到中导条约;从《巴黎协定》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到如今的世界卫生组织。美国陆续的“退群”也只是其国家逆全球化趋势中的其中一环其次,美国陆续的退出国际组织后能给自身带来什么益处?“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JosephNye)曾说过:“一国内部,需要政府提供诸如警察、清洁的环境等公共产品,每位公民都将获益,没有人被排除在外。同样,在全球层面,也需要以最强大国家为首的联盟提供公共产品,例如稳定的气候、稳健的金融以及海洋的自由通行。”但是,国际公共产品的提供是以消耗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为代价的。因此,没有强大的实力就不可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扩张,国际社会需要的公共产品越来越多,其所耗费的成本也就越来越高。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例,在除去按比例分摊的会员会费后,剩下很大一部分的收入来源来自于自愿捐助。——who.int很明显可以看出,美国仍然作为当今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在各个国际组织中承担着首要的费用分摊。而此次“因故”退出,在短线来看,的确是不悖于美国当前的国家利益和政治需求。首先,退出世卫组织,停止向相关部分拨款可以立竿见影的为财政预期节省开支;对于医疗水平较高的美国来说,世卫组织的支出在他们看来一直是一笔“不划算”、甚至“毫无意义”的支出。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国际上最大的政府间卫生组织,宗旨是使全世界人民获得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而其支出主要应用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及非洲大陆等经济落后地区的疾病防治。为此,世卫组织每年要向非医疗发达地区提供数十亿的免费医疗援助。——who.int美国在其中更多只能作为信息的分享方,是其中的“净贡献国”,在无法得到实质性利益的情况下还需承担相当一部分的国际责任。所以,美国一直在寻找退出国际组织的各种借口。例如当年退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巴黎协定》,是因为自身承担了“过多的”减少碳排放任务,因而限制了本国的经济发展。如今又称中国向世卫组织捐款是为了控制世卫组织,世卫组织“拒绝执行美方所要求的改革”。某些方面来说,只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yecan.com/sysgx/4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四叶参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