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神农草经》记载:灵芝原产于亚洲,有紫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之分。龙泉灵芝文化是中华灵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始于公元前年的上古神农、黄帝时代,在宋代已有确切的文字记载。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位浙江省林业乡土专家、浙江省林下经济协会理事,他就是龙泉市赫赫有名的准野生灵芝研究大王项永年。
会员名片
项永年
龙泉市野生灵芝研究所所长
浙江省林下经济协会理事
年被聘为浙江省林业乡土专家
梅地村,地处龙泉兰巨乡境内,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这里地形狭长,山幽谷深,溪流淙淙,游鱼卵石历历可数。村口有一座农舍,墙边立着一排排奇特的灵芝盆景,院门口,一位农民正在翻晒褐黄色的灵芝,阳光下如同无数珍珠,熠熠生辉。他就是项永年,虽没有高深的理论和渊博的知识,但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研究龙泉灵芝文化多年,近乎到了痴迷的境界。
在项永年的家庭农场里,以当地山石、树桩、青瓷制作的多盆灵芝盆景,造型别致,古朴典雅,波纹优美。作品构思新颖,有的像人物,有的像动物,栩栩如生,辉映成趣,每一件都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都能感受到他追求龙泉灵芝文化的魅力。
“灵芝为中高型腐生真菌,龙泉山高林密,木质优良,气候非常适合灵芝的发育生长。”项永年说,少年时代的他上山砍柴,曾发现有些枯木和树桩上长有各种野生灵芝,但野生灵芝毕竟稀少,价格昂贵,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他在发展香菇、茯苓等食用菌的同时,也尝试着学习研究椴木灵芝的人工栽培技术。经过十几年时间的不断摸索和实践,基本掌握了灵芝培育的制种技术。
年,项永年与人合伙人工栽培10个灵芝大棚,当年就获得了成功。之后几年,龙泉各地菇民纷纷效仿,大棚灵芝栽培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迅速发展,产量逐年递增。到年,全市椴木灵芝年产干芝吨,孢子粉吨,销售额3.4亿元。成为拓宽农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和支柱产业。随着破壁技术的引入,灵芝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和营销体系逐年发展壮大,产品附加值直线上升,“中华灵芝第一乡”和原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为了获得更高品质的灵芝和孢子粉,年,项永年遍寻大山,采集野生灵芝做菌种,然后移植到椴木上培养发菌。发菌成功后,选择放在野外树林里自然生长。但由于干旱少雨,又缺乏经验,连续两年试种失败。项永年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泉水引入山上的树林,引入试种基地。出芝时铺上枯树叶,防止水分流干,杜绝泥土溅到菌盖上影响灵芝品质。通过多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准野生环境试种灵芝终获成功!
年,项永年申请成立了龙泉市首家准野生灵芝研究所,投入巨资发展准野生灵芝生产基地50余亩。经过精心管理,当年收获灵芝多斤,孢子粉多斤,品质大幅提升,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项永年在大山深处培育的灵芝,不但无污染、无化肥、无农药,而且还汲取了天地之精华,这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准野生灵芝的试种成功与规模化发展,得到了食用菌界的肯定,项永年从此声名鹊起。他受邀赴京出席了首届中国新农村建设论坛,并被授予“全国新农村建设杰出贡献奖”荣誉称号。浙江省农博会上,准野生灵芝和孢子粉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展出的青瓷灵芝、毛竹灵芝、云芝和朱红栓菌盆景,得到了广大消费者、收藏家的青睐,也得到了龙泉市政府和领导的好评。
年,项永年种植准野生灵芝基地达多亩。原生态灵芝仿野生栽培模式,在质量上明显超过设施化栽培,是年中国第2届全国灵芝大会的展示基地。国际著名蕈菌学家张树庭教授、菌物学专家李玉等9位院士专程到农场基地考察,详细了解灵芝种植情况后,对基地的生态准野生灵芝栽培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表示这里的灵芝原生态栽培在中国乃至国际上都是独具特色的。
年,项永年开展农林旅结合项目建设,成立了游客接待中心,设立灵芝文化馆、灵芝展示展销厅等。基地内还建了吊桥、游步道、丁字桥、休息亭,并安装监控和无线网。随着基地林旅融合项目的开展,人气越来越旺,年接待游客约1.5万人,促进了农场产品的销售,也带动了村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增加村民的务工机会和其他农产品的销售。
年,流转森林面积多亩,打造林下经济食药用菌观光园,培育准野生灵芝基地多亩。基地现有铁皮石斛、三叶青、七叶一枝花等名贵中药材种植。经过精心管理,预计可收获准野生灵芝1.1万多斤,灵芝孢子粉多斤,年产值约万元。
这些年来,项永年也获奖无数。龙泉市年年丰家庭农场在年、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年被评为“丽水市生态精品现代农业示范家庭农场”“二十佳示范性家庭农场”,年在北京被评为“全国新农村建设最美农场”,年评为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户”,年荣获“浙江省创新大奖企业”“4A级社会组织”,年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家庭林场”。他个人也在年在北京环境与生活美丽乡村论坛被评为“新农村建设杰出贡献奖”,年被评为丽水“农三师”称号,年起先后申请成功5个发明专利。
(本文相关资料由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来源:综合美丽浙江(ID:zjlymlzj)
归属:林业
编辑:协会秘书处
为项永年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