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时间1月3日凌晨,美国军队的MQ-9A“死神”无人攻击机在巴格达国际机场附近发起导弹袭击,袭击炸死了由伊朗革命卫队控制的伊拉克准军事部队“卡塔伊布真主党”一名指挥官,以及大名鼎鼎的伊朗“中东谍王”、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领导人卡塞姆.苏莱曼尼少将。
卡塞姆.苏莱曼尼少将三天来,围绕着这一事件,美伊两国持续角力、伊拉克地区局势加剧紧张、已经接近战争边缘。那么,目前最新情况如何、美伊两国及其它有关国家目前已经使出了什么牌、接下来局势将往何种方向发展,今天咱们就来盘点一二。
美军是如何刺杀苏莱曼尼的?
首先咱们要说一说的,是目前已经有更多的消息披露、但在总体上依然十分扑朔迷离的苏莱曼尼少将被刺细节。按照这两天网络上流传的各种说法,有些人认为是“少将的身边出现了内奸”、“伊朗的国家情报系统出了内鬼”,认为是有人把少将的活动情报出卖给了美国军队;还有一些人认为是“美国的‘棱镜’计划在捣鬼”、“定位了少将的手机”。但是,如果要大伊万来讲的话,这两种说法都有相当的道理,但是未必能反映出本次事件的全部细节。
苏莱曼尼遇袭现场人力和技术角度
就以人力情报因素来讲,人力情报从其特点上来讲是具有相当的滞后性的,且越接近战术层面,视人力与目标的关系远近就越不精确。如去年美国军队在叙利亚北部歼灭巴格达迪的行动,虽然先前连续抓获并严刑审讯了多名“伊斯兰国”的高层,也未能把巴格达迪的住所精确到可供特种部队出击的战术级,最后还是从巴格达迪的一名妻子口中抓出了突破口,找到了巴格达迪的藏身处。而以暗杀苏莱曼尼少将的行动来讲,从少将的行动模式来看(带着少数随从到处飞),单凭人力情报想弄到少将的活动规律或大致日程表是可以的,但是要精确到某个特定的航班、几分几秒下飞机、上哪个车离开,还需要提前几天知晓情况(特朗普一天前就批准了行动),除非这名内线就跟在少将身边才可能做到。否则难度太大。
卡塞姆.苏莱曼尼少将而再以技术侦察手段来讲,尽管现在大家都在津津乐道美国的“棱镜”计划,但是实际上根据事后披露的照片,少将携带的只是一部非常普通且过时的诺基亚非智能机,按键都是机械的。目前比较流行的、在东乌冲突中被俄军信息战部队屡试不爽的在应用里植入木马的手段,对这种老式兼容机是不管用的;而少将作为情报战老手,肯定还会采取诸如间断通讯、抠掉电池和电话卡等策略,避免被拦截手机识别码进行定位;更不用说这种技术侦察手段本身就是有些定位误差的,也没有办法直接定位到一台轿车这么大的地方。因此,单凭技侦措施,想直接抓到少将也是不太可能的。
苏莱曼尼的手机是老式的诺基亚刺杀任务的系统性工程
故而,在咱们看来,美军此次暗杀苏莱曼尼少将,起码在人力情报、技术侦察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搞了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苏莱曼尼遇袭的过程如前几天有大佬提到过的美军部署在伊拉克等地的RT-RG系统,基于大数据、社工库等方式来分析特定目标的活动规律,从而得出粗略的准战术级情报。这套系统基于一些特定的情报算法运作,接收数据量大,分析速度快,效率比较高,且可以不受或较少受到目标本身携带的电子设备的制约。
美国RT-RG系统再比如美国在巴格达国际机场安装的人脸识别系统,可能也对识别苏莱曼尼的到来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排除美军的确部署了人力情报,进行抵近监视观察,并完成了最后的目标确认工作,以给无人机指挥官提供了最终的攻击决心,毕竟按照美军的说法,他们第一时间就通过DNA识别确认了苏莱曼尼的身份。
参与袭击的美军无人机总之,对于美军使用无人机暗杀苏莱曼尼少将的更多细节,我们将始终保持高度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yecan.com/syszz/4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