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此次蝗灾,有专家认为,一方面需要国际社会采取有力措施共同防控,同时还要看清灾害背后的实质问题是"气候环境的破坏",采取应对气候环境的破坏的行动刻不容缓。
第二波蝗灾将至!
近几个月来,沙漠蝗虫席卷了从西非到东非、从西亚至南亚共20多个国家,蝗灾面积总计多万平方公里,其中非洲之角最为严重。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4日发布的报告,在非洲之角,特别是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情况极其令人担忧。
专家预测,沙漠蝗虫在东非国家的迁飞路径上广泛繁殖,一只雌性蝗虫可产颗虫卵,成长期仅为2个月,只要雨水充分,蝗虫一年可以孵育3-5代,虫卵可能会在3月至4月间孵化,未来一个月第二波蝗灾或将到来。
东非国家最重要的种植和收获季节将在3月至5月之间开始,若出现新蝗群,第二波蝗灾可能对粮食安全造成毁灭性后果。
这是2月20日在肯尼亚基图伊一处农场拍摄的蝗虫。新华社记者张宇摄
世界粮食称,目前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组织的应对成本已飙升至1.38亿美元。计划署正在尽力减少蝗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已投入的成本比阻止蝗灾扩大的成本高出至少15倍。
气候变化和飓风导致蝗灾加剧沙漠蝗在其跨境迁徙中吞噬了数百万公顷的植被,加剧了受灾地区本已脆弱的粮食安全状况。非洲之角国家前段时间已经造成万人面临食物短缺。一条长60公里,宽40公里范围的蝗虫大军可以一天飞行公里,能吃光3.5万人的口粮。近期非洲之角国家已有超过万人陷入粮食危机。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日前发布报告称,东非地区多为自给性农业,膳食结构以未加工和新鲜食品为主,此次蝗灾毁坏了大量作物和牧草,预计将推高东非国家的食品价格,导致通胀风险增加,而长期可能加剧东非地区社会动荡。分析人士指出,若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到6月沙漠蝗虫的数量可能会增长倍,并可能蔓延到非洲和亚洲的30个国家。这是2月7日在肯尼亚姆温吉北部一处农场,农民驱赶蝗虫。新华社发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本月闭幕的非盟峰会上指出,气候变化是蝗灾加剧的重要因素。全球变暖引起的蝗灾?
蝗虫往往与旱灾相伴而生——蝗虫产卵需要含水量较低的土壤,东非地区阳光照射强烈,蒸散量非常高,是全球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是蝗虫喜欢的产卵之地。
干旱又导致植被稀疏,一旦形成蝗群,植物会很快被吃光,又增加了蝗群的迁移速度。因此,地理和气候条件使得东非地区本就是蝗灾频发之地。
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1月25日发布的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得东非长期高温多雨,让蝗群爆炸式增长。
近日,《科学》杂志撰文称,年5月,热带气旋袭击了阿曼、也门和沙特阿拉伯三国间的沙漠地带,罕见的强降雨使得植被迅速生长,充足的食物使得蝗虫数量在6个月内翻了倍。
正常来说,沙漠植被会随着气候干旱而枯萎,蝗虫数量也会缩减,及时的防控措施也能控制蝗群的蔓延。
而在年10月,热带气旋再一次袭击阿拉伯半岛,直到年3月,蝗群数量已翻了倍。蝗虫飞往伊朗南部,造成了伊朗50年一遇的蝗灾,又往东飞向印度和巴基斯坦。
年夏季,蝗虫向南飞向了也门,后者由于战乱,无力应对此类自然灾害,于是蝗群毫无阻碍地飞向了埃塞俄比亚与索马里。
受到“厄尔尼诺”影响,年是东非地区最潮湿的年份之一。当年12月,另一场热带气旋袭击了非洲之角,使得该地的蝗虫再次大量繁殖,蝗群于12月底越过国境,飞向肯尼亚。数天前,蝗群进入坦桑尼亚和乌干达。
蝗灾对受灾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生计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将造成粮食短缺和人员流离失所等严重危机。国际社会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共同应对蝗灾,避免天灾变成人祸。年,中国的农业即将变天世界粮农组织预测:年粮价将会大涨谁来种地?怎么种地?中央一号文件中有答案年起,农民朋友可领固定退休金?真相来了!点我有惊喜
防疫期间线上服务
产地直供质优价廉
右上点分享,就是对抗击疫情最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