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湖泊的湖面海拔约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迹,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1)推测D湖沿岸地区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特征,并简述原因。
(2)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3)指出威胁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发生时间。
(4)说明该农耕系统对防治这些气象灾害的作用。
(1)年变化较小,因为地处热带,昼长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较小;日变化较大,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烈,增温快,夜晚大气逆辐射少,保温作用差,散热快.
(2)年降水量约毫米;集中于12月至次年3月.
(3)低温,冻害--夜间;洪涝灾害--夏季旱灾-春、秋季.
(4)沟渠、水塘与高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旱季抗旱;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慢.因此,增大水体面积,并使水面与高台交错分布,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
专业高考地理助考,欢迎同学们加入!
1、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