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波罗铮王鹏
本期监制:刘彦军
对一般人而言,如果曾与死神擦过肩,日后想必都会想尽办法远离险境。然而,因恐怖袭击而牺牲的我驻索马里大使馆警卫人员张楠,偏偏不是一般人。
3个多月前,子弹射进他的胸腔,离心脏只差1厘米。纵使在鬼门关走过一遭,这名来自武警山东总队临沂支队的战士却依然拒绝了组织要他回国的好意,执意坚守一线。
听闻张楠的选择,战友们并没有感到多么意外,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张楠是个血性的军人,是个纯粹的军人。”
血性的军人不畏生死
“能够为祖国和人民争取荣誉是我一生最大的光荣”
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常被冠以“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关于这座暴力之都,张楠的战友、我驻索马里使馆警卫小组成员王旗这样描述:“街道上带枪的人随处可见。暗杀、绑架、爆炸几乎都算不上当地新闻。”
如此险地,很多人躲还来不及,张楠却主动要求去。得知上级开始选拔索马里大使馆警卫人员后,他第一个报了名。
“当时,张楠的姐姐刚刚因患乳腺癌去世,他成了家里的独子,如果再有个意外,我实在没办法向他的父母交待。”起初,临沂支队一中队中队长井跃华并不同意张楠的申请。可张楠却义无反顾地说:“能够为祖国和人民争取荣誉是我一生最大的光荣。”
最终,张楠从多名备选人员中脱颖而出,今年2月10日踏上了远赴异国他乡的战斗征程。
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位于摩加迪沙的半岛皇宫酒店内。酒店周边的四个角分别由当地保安把守。为了防范恐怖袭击,酒店外围还设立了一道隔离墙。
“虽然有轿高级别的安保设施,但面对数不尽的恐怖分子,再严密的安保也难以保证安全。”王旗介绍说,他们每次外出都要穿防弹衣,乘坐防弹车。
作为使馆警卫小组的班长,张楠经常担负带队护卫大使外出的任务,他不仅得考虑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方案,有时还要以身涉险,实地勘察路线和地形。在索马里的那段时间,张楠常常是夜以继日的连轴转,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支撑着他不知疲倦地忘我工作。
今年4月14日,我驻索马里使馆北侧发生恐怖袭击,张楠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但他仍咬紧牙关,持枪坚守岗位,直医院。经检查,子弹从张楠的左胸射入,击中肋骨后滑入腹腔。为取出弹头,医生在他左腰划开一个20厘米长的刀口。
“现在伤口恢复得怎样?我们都很惦记你。总队党委已经决定另派队员接替你的工作,请你回国治疗。”张楠负伤后,武警山东总队司令员李苏鸣打去电话慰问,可话还没说完,病床上的张楠就变得激动起来:“报告首长,我的伤不算什么,我要留下。”
从斤瘦到斤再恢复到斤,调养了两个多月,身体刚刚好转,张楠便提笔写了一份思想汇报。汇报一共7页纸,全部是工工整整的钢笔字。文笔之间饱含这位武警战士对祖国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可谁曾想,这份汇报竟然是他的绝笔。
7月26日16时30分许,我驻索马里使馆遭自杀式爆炸袭击。巨大的冲击波将酒店所有的门窗震碎,当时张楠和另外2名战友正在使馆大厅进行体能训练,坍塌的建筑残渣重重地拍在张楠身上……
回忆当时的情景,张楠的战友、我驻索马里使馆警卫小组成员赵团军满眼泪花,他依稀记得,张楠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团军,我不行了……”
因颈动脉破裂失血过多,张楠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7岁。
血性的汉子绝不认输
“张楠的人生中没有‘偷懒’二字”
因为外面的世界危机四伏,除了有任务,使馆警卫小组的成员几乎没有外出的机会。听音乐、看电影、读读书,闲暇时间其他人大都这样缓解压抑。但张楠还有一个特殊的“爱好”——抄字典。
“他从新华字典的第一个字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抄。我看过他抄的A4打印纸,字写得很小,密密麻麻。”王旗说,每次看见班长拿出字典,我们老是打趣他累不累?可张楠总是一笑了之,不为所动。
其实,抄字典并不是张楠打发寂寞的方式,而是一种训练。他明白:只有心如止水,才能成为百步穿杨的优秀射手。
入伍11年,张楠正是凭借着抄字典般的毅力、狠劲和一股子不服输的精神,完成了从后勤兵到特战队员再到比武冠军的蜕变。
“他的人生中没有‘偷懒’二字。”临沂支队宣传股股长高睿曾担任过张楠的指导员,也是张楠的好兄弟。他说,张楠入伍后就十分刻苦。据枪训练,别人在枪管上吊一块砖,他吊两块;做俯卧撑,他在身子下面铺张报纸,直到汗水把报纸完全打湿才肯停下;每次体能训练结束,他的钢盔里都能倒出水来。新训结业考核,张楠总评第一。
年底,临沂支队选拔人员参加武警部队特战尖兵比武,张楠报名参加。同年入伍的战友王鹏飞问他:“当个后勤兵多舒服,为啥这么拼命?”“是军人就要对自己狠一点,安逸时间长了,就会变得颓废。”张楠的回答斩钉截铁。
临沂支队一中队一班长姜飞动情地道出这样一件事——年,张楠带领他和另外2名战士参加比武集训。为提高武装五公里越野成绩,集训队要求每名队员在背囊中放进4块砖,负重达50斤。刚开始的时候,姜飞适应不了,张楠就跑在前面给他鼓劲,还经常帮他背枪,有时还拉着他的手往前跑。一次,姜飞在帮助张楠整理背囊时,发现张楠的背囊里竟然放了6块砖。
付出总有回报。进入军营以来,张楠先后两次荣立三等功,被武警山东总队评为“十佳优秀士官”“十佳训练标兵”。直到现在,他还是武警山东总队狙击应用射击课目比武竞赛的纪录保持者。
血性的英雄最有魅力
“老班长对我们就像亲弟弟一样,楠哥永远是我们的偶像”
在临沂支队一中队,张楠是岁数最大的老兵。采访中,中队20多名战士不约而同地说出了这句话:“老班长对我们就像亲弟弟一样,楠哥永远是我们的偶像。”
“如今的兵难带,人难管。”下部队采访,时常能听见这样的感慨。的确,士兵与以前不一样了,但兵能不能带好全在带兵的人。张楠知道,没有人格魅力的带兵人,肯定带不出好兵。
其身正,不令而行。张楠的带兵之道是润物无声、以身作则。他很少要求战士做什么,却总是自己做给他们看。
年初,战士刘超亨因跪姿射击成绩不稳定,产生了厌训情绪。张楠主动找到他,陪他一起练习。那时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张楠在训练场找到唯一一块比较干的地方让刘超亨练习跪姿据枪,自己却在雪地里练。20分钟过去了,刘超亨坚持不住了,而张楠却坚持了1个小时。战士赵传虎米障碍训练有些落后,张楠为他耐心地反复进行每一个障碍物通过技巧的讲解示范。由于张楠脚踝处有训练伤,在他从云梯上跳下来的时候,脚踝生疼,险些摔倒。他咬了咬牙,忍着伤痛继续示范。
“在张楠的带领和感召下,他带过的战士个个训练刻苦,因为他们不想对不起班长。”临沂支队作训股股长于涛说。
在训练中张楠一丝不苟,在生活中他对待战友也细致入微。年,战士陈豪的父亲去世,因为家庭困难,老人的后事难以料理。中队号召全体官兵为陈豪捐款,张楠二话不说,捐出了一个月工资。年,战士孙奇楠考学,可手头拮据,一时凑不出钱购买复习资料,张楠知道后,买了一套送给了孙奇楠。
“类似的事情举不胜举,其实张楠自己家里的条件也不是很好。他生活非常节俭,每月工资只买生活必需品。”高睿说。
“他对自己的事讲得很少,但不管谁有事了,他都能记在心上,主动帮忙。”“只有在家跟爸爸妈妈在一起时,才能感受到这样的温暖。”“只要班长在,我们心里就踏实”……这些都是战友们含着热泪说出的对张楠的记忆。
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张楠赢得了尊重和爱戴。当他牺牲的消息传出后,有60多名退伍战士自发来到遗体告别仪式,送老班长最后一程。他们中,有的人因请不到假干脆辞职而来。
张楠走了,永远离开了大家。但他的路上不会黑暗,因为他是那最亮的光。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iyecan.com/zysys/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