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monsoon)
季风一词源于阿拉伯语“mawsim”(季节)。至少在公元1世纪前,阿拉伯的水手已经注意到印度洋上冬季盛行从印度吹向东非的东北风,夏季则盛行从东非吹向印度的西南风,并利用风向变化进行航海贸易。
我国早在周朝的《诗经》《国风·邶风·北风》描述东亚冬季风:“北风其凉,雨雪其旁。北风其嗒,雨雪其霏。”和相传虞舜所作的《南风》中描述东亚夏季风:“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明代郑和七下西洋,除了第一次夏季启航,秋季返回外;其余六次均在亚洲冬季风(北风)出发,亚洲夏季风(南风)归航,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人对季风活动规律的深刻认识。
▼亚洲季风风向变化示意图
季风,在我国古代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信风,黄雀风,落梅风。在沿海地区又叫舶风,所谓舶风即夏季从东南洋面吹至我国的东南季风。由于古代海船航行主要依靠风力,冬季的偏北季风不利于从南方来的船舶驶向大陆,只有夏季的偏南季风才能使它们到达中国海岸。因此,偏南的夏季风又被称作舶风。
季风的成因分析
英国E·哈雷认为季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不同和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而产生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型海陆直接环流。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大陆上为冷高压,近地面空气自大陆吹向海洋;夏季,大陆比海洋暖,大陆上为热低压,近地面空气自海洋吹向大陆。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有了比较多的高空气象资料后,有人指出行星风系的季节位移也是形成季风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并不是所有具有海陆差异的地区都有季风,还有其他一些物理因子在季风形成中起作用。例如,大地形(如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积重难返及南半球越赤道而来的气流,对夏季风的活动均有很大影响。
季风的分布
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地区是:亚洲东南部,非洲中部和西部,澳大利亚北部等。
首先来看看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季风。
夏季时,由于海洋的热容量大,加热缓慢,海面较冷,气压高,而大陆由于热容量小,加热快,形成暖低压,夏季风由冷洋面吹向暖大陆;冬季时则正好相反,冬季风由冷大陆吹向暖洋面。这种由于下垫面热力作用不同而形成的海陆季风是最经典的季风概念。这种季风在亚洲东部最为明显,另外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东南部也有类似成因的季风分布。
东亚冬季风示意图东亚的冬季风(西北季风)和南亚的冬季风(东北季风)都是由于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导致的。
东亚夏季风示意图
东亚的夏季风(东南季风)也是由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导致的。
除了上述原因形成季风外,还有一种成因的季风也常出现在高考地理中。那就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引起的。
01
南亚西南季风
南亚夏季的西南季风虽然也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原因,但其形成的更主要原因是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夏季随直射点移动而北移,当气流从南半球跨越赤道进入北半球时,由于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差异,气流会受到一个向右的惯性力作用,而形成西南风。
02
澳大利亚北部的季风
澳大利亚北部的草原气候也会受到季风的影响:冬半年(7月)受东南信风的影响,为离岸风,降水少,形成干季;夏半年(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随直射点南移越过赤道后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自海洋而来,降水丰富,形成湿季。
03
索马里半岛的季风
索马里半岛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因东北信风自亚洲大陆而来,故携带水汽较少;而夏半年时,则受西南季风影响(此处西南季风成因和南亚西南季风成因一致)。对于索马里半岛而言,西南季风属离岸风,故降水也比较少。这样冬夏季风都比较干燥,所以形成了沿岸热带沙漠气候。
索马里半岛和几内亚湾北岸的季风分布
离岸风会产生上升补偿流,所以索马里半岛沿岸夏季时,受西南离岸风的影响,导致冷海水上泛,从海底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形成季节性渔场。但这个渔场只有在夏半年才会存在,冬半年因缺少离岸风渔业资源相对较少。
印度洋西北海域夏季上升流和索马里寒流示意图
因为是冷海水上泛,所以西南季风影响下的季风洋流也是世界上少有的自低纬流向高纬的寒流,冬季则形成暖流性质的洋流。
04
几内亚湾北岸的季风
几内亚湾北部的季风和东岸的索马里半岛成因一样,冬半年东北信风控制,夏半年西南季风控制。但是由于此处位于大陆西岸,所以西南季风是向岸风,能带来丰沛的降水;而东北信风是离岸风,降水少。
题目链接
1、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盛行风向图。图中
A.①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成因与②地相同
B.②地易受飓风危害,多发时间与④相同
C.③地盛行西南风时印度恒河正值枯水期
D.④地盛行西北风时新疆牧民转场至山麓
2、(海南卷)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C,内陆则高达49°C。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3、(四川卷)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A.东北风B.西南风
C.东北风D.东南风
1、
①地夏季东南季风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②地夏季西南季风的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故A错误;飓风多发季节为夏秋季,②④两地半球相反,季节也相反,故B错误;③地盛行西南季风为北半球夏半年,②地也盛行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水汽,降水丰富,河流处于丰水期,故C错误;转场农业是夏季在海拔较高处放牧(内陆地区夏季炎热,海拔较高处气候凉爽,且草场资源丰富,同时也为了保护低海拔的草场),冬季在山麓地带放牧(夏季保留的草场适合牲畜过冬),④地盛行西北季风为1月份左右,正值北半球冬季,所以牧民转场至山麓放牧,故D正确。
2、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阿拉伯半岛,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风从非洲大陆吹响此地,其性质干热,受其影响,该岛夏季气候干热,故D正确;该地沿岸没有明显洋流影响,且暖流增温的同时还会增湿,不会形成干热的天气,故A错误;该地不受西北风的影响,故B错误;该地风向与山脉走向大体一致,不是背风坡,C错误。
3、
根据图示纬度的排列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根据正常的风带分布应该为东北信风控制,而东北风在此处为离岸风,会沿岸降水稀少。但是根据题目叙述“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说明沿海降水丰富。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地区1月盛行东北风,降水较少;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带来丰沛的降水。所以选B项。
说明:整理自百度百科、祁连山地理、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小编原创整理编辑,请尊重小编的劳动成果,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谢谢配合!
广州中学地理组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